中医师承是我们中医药发展的一个传统的教学理念,一直从古延续至今,在我们中医发展历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医师承呢?
红旗医考从这几个方面带你深度解析:
一、师承教育不可取代
中医药人才成长,必须坚持走“读书、从师、临证、再读书、再从师、再临证”的途径
中医院校教育为何取代不了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?因为师承教育是以“个性化”为特征,院校教育以“标准化”为特征。中医师承主要强调临证技能、技艺训练,而院校教育则主要解决学术与知识的大量积累,两者各有侧重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指出,中医药学的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特殊性,决定了师承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中医药人才成长,必须坚持走“读书、从师、临证、再读书、再从师、再临证”的途径。
第三批国家级中医继承工作导师、名老中医毕庚年的学术继续人窦剑,如今已是河北医大三院的副院长。窦剑说,通过跟师学习,真正懂得了中医应该怎样给病人看病,中医书应该怎么读。跟老师学到的不仅是一个个方子,更重要的是独到的经验和思路。
二、“师带徒”离不开“名医”
专家建议将中医师承纳入国家正规教育,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,目前师承教育主要有两个层次。一是通过师承教育的方式,按照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,取得执业资格。二是通过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,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,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。
长期以来,民间中医药处于一种尴尬境地。《执业医师法》规定: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人,首先必须具有医学专业本科、专科或中专学历。这些民间中医,虽然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长,但由于年龄偏大、文化程度低,连报考的资格都没有了。师承教育能否为他们行医打开方便之门?
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波说,已对民间中医药人员开辟了准入渠道,通过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,经认定后可在一定范围内合法执业,让民间中医有用武之地。
由于种种原因,中医师承一直未能纳入国家正规教育,致使学徒质量参差不齐,前途命运各异。专家建议,应将中医师承纳入国家正规教育,制订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,探索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,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。
三、变标准化为个性化
打破同一尺度、同一规格培养人才的现状,体现以人为本、因材施教,保护个性与灵性
一样的教材,一样的老师,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——近年来,中医院校教育同质化现象,引起了中医界的忧虑。
山西中医学院院长周然说,中医的精髓是什么?是中医理论,是中医认识生命、防治疾病、增进健康的独特思维方法。当前,中医院校开设中医理论课程,使用全国统编教材,效果并不理想。究其原因,中医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,适合开放式教学,程式化的教材体例限制了学生的领悟与思考。
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定伦有一位师承的学生,这位学生跟师三年,勤奋好学,聪敏过人,老师和学生经常在一起讨论病历,每诊治一位患者,二人都要分析一番,久而久之,邱敏就能分析出老师处方的用心所在,理法方药,娓娓道来,在多家专业报纸和期刊上整理发表老师的学术观点,并且出版了《曾定伦杂病学术经验集萃》,受到读者广泛好评。曾老师也这样说道,当一名好老师不光要传授专业知识,更要教育他们成为一名品德高尚、人民需要的中医师,首先要自己做到,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好学生。共同把规培师承教育搞好,为中医的传承发展添砖加瓦,尽自己的责任。
四、用中华文化“固本培元”
中医学生只有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洗礼,才能成为真中医、大中医。防止中医西化,根本在于确立中医思维
不少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感觉没学会看病,不敢去给病人把脉,只好当了医药代表。有人甚至把中医药大学戏称为“医药代表大学”。西化的中医教育,培养不出会看病的中医,他们最终成了“中医的掘墓人”。
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曾在国外留学工作10年。他说,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学者发明了一套既符合中医经典理论、又能研究中医疗效的统计分析方法。如果我国中医研究再不坚守祖先的宝贵经典,不围绕中医临床自身特色,一味照搬西医的临床研究,很可能被西方学者甩在后面,甚至导致中医药研究要向西方取经。
高建忠说,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学生是否合格,从专业角度分析,主要看学生是否学到了中医思维。评判一名医生是不是中医,也主要看其是否用中医思维诊疗疾病。防止中医西化,最根本的问题是确立中医思维。
周然说,中医院校培养不出真中医,从根本上讲是教育目的出了问题。中医院校一直充当着“代工”的角色,长期在按西医主导的医疗服务模式培养学生,这些学生毕业后又按西医规定的临床科研套路从事工作。在这样的导向下,其结果只会是中医西化,离国家发展中医教育事业的初衷越来越远。所以,办什么样的教育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,这是中医院校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。
从2010年到2012年,山西中医学院在中医、中西医结合、针灸推拿三个临床专业陆续开设教改实验班。2013年,在实验班的基础上组建了傅山学院。明末清初山西名医傅山,既是中医大家,又是文化大师。周然说,傅山学院作为教学改革试验田,就是希望学生以傅山为镜鉴,用中华文化、中医文化和三晋文化“固本培元”。中医院校要为中医事业培养新一代铁杆中医人才。中医人只有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洗礼,才能成为真中医、大中医。
五、中医教育不能“纸上谈兵”
“书本中医”一上临床,脑子里只有“银翘散”。教材越编越厚,有用的内容却越来越少,基础和临床严重脱节
不少学艺未精的学生,把中医开方等同于“银翘散”,出手就是加减“银翘散”。因为中医药大学教的首先是银翘散,也必考银翘散,“书本中医”一上临床,慌了手脚,脑子里也只有“银翘散”。
一些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的生源都很好,特别是国医班的学生,高考分数都可以上清华北大。然而,他们入学后对中医的信心非但没有增强,反而是下降了。徐安龙分析,这说明学校教育没有让他们感受到中医的宝贵与特色所在,很多学生对中医经典掌握得不够,基本功薄弱。院校教育没有很快让他们树立临床治疗的信心。
不过由于国家对中医的重视,加上中医药法的实施,也会让中医的前景越来越好,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一切实施并加以重用,为我们的中医文化尽一份力。
如果你是民间医师,无学历、无行医资格,那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就是你完美的选择,可以让你的行医合法化,是你考取中医执业医师中的一个良好的翘班,红旗医考就是一个可以让你放心的学校,专注于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,同时具备优质的课程和教学质量。
|